《苏州日报》2023年02月07日A06版
步履匆匆,走马观花,一路“赶”,这不是生活的全部形态。慢下来、静下来,笃定生活、品味生活,才应当是更为普遍的常态。比如,外出时选择步行或骑车,就是舒适生活的一个表征。
现实生活中,当更多市民选择慢下来体验生活时,就会发现不少原本自己忽略的细节,在我们城市的犄角旮旯中还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包括缺损的护栏、残破的道砖、待修的路灯……虽然瑕不掩瑜,但这些设施都关系到人们的出行体验,更遑论之于越来越多的外来游客了。
如今,城市治理已经从大刀阔斧阶段转入精细化阶段,越来越注重人的体验。尤其是在检视治理成效方面,更加强调“见物更要见人”。因此,只有精细化的举措和方法,才能让城市高效运转,让各类资源要素高效配置。从城市规划设计,到交通的便利与协同,再到市民生活的舒适与低碳,无数地方都考验着城市治理的“绣花”功夫,只有以绣花般的耐心、细心,才能不断提升治理效能,最大程度解决城市运行中所遭遇的痛点和堵点,让治理成果延伸到每一个角落,惠及每一位市民。这两年,结合城市更新、文明典范城市创建,苏州在城市治理方面,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问需于民,大力推动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初步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随着一个个“口袋公园”的建成,一张张街头休闲椅的添置等,苏州这座城市的“颜值”与“气质”也得到了持续提升。
从关注“快”到关注“慢”,从关注“车”到关注“人”,是极具进步意义的转变。早在2018年,苏州就开始全面规划古城慢行交通系统。古城是苏州的千年文脉所系,是最值得人们放慢脚步、细品生活、体验韵味的地方。所以,当时的规划思路从关注“车”到关注“人”,从原先以机动车预测为方向的城市交通研究,转向以保障人的需求为方向的古城慢行系统规划,突出致力于为市民和游客打造高品质的慢行环境,让更多人在苏州慢慢走、留下来。
城市治理当然离不开资金的支撑,但资金不足不能成为工作不到位的借口。道理很简单,在城市微更新过程中,往往花小钱就能办大事。市民或游客慢行体验中发现的“小问题”,其实考验的是城市治理“绣花”功夫下得足不足,而非资金花得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