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扫码登录

信用变现倒逼信用环境不断优化

【新闻来源:】 【发布日期:2016-06-20】 【阅读次数:1815】 【打印】

  在首届中国痛客大赛暨社会共治·企业信用痛点主题大赛中,来自浙江绍兴的侯张永提出“信用变现能力低”的痛点,晋级主题赛30强。这一痛点若能有效解决,“信用”这一虚拟资产有望变为真金白银。

  所谓“信用变现”,就是个人信用优劣与否,完全能够体现到一个人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信用优良就能在信贷、就业等各方面畅通无阻;反之,就处处受限、乃至寸步难行。这样,信用优劣的现实价值就真正影响一个人的工作和生活,其现实价值就能得到最大化体现。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信用转化为现实价值还有不少局限性。信用变现需要两个方面作为支撑,一是信用评价,二是信用评价结果在现实中的实际应用。信用评价是信用变现的基础。这需要强化对信用评价机构的监管,对违规行为“零容忍”,确保信用评价分值真实、公正。信用评价的结果不在现实中应用,信用变现的价值就难以体现。

  目前,在一些地方和领域信用变现已有成功案例。比如,清镇市获得“诚信卡”的农民,依据诚信等级可以享受相应数额的优惠贷款;基于淘宝业务建立起来的芝麻信用已与租车、租房、婚恋、签证等多个领域的合作伙伴谈定协议,并试验性地对外提供了服务。这些实践,充分佐证了信用变现的可能性。

  无论是信用评价,还是信用变现,最难之处在于对个人和企业信用体系的跟踪和分析。在这方面,大数据公司无疑最有优势。比如,作为基于大数据消费金融服务提供商的量化派,本身并不贷款,而是纯粹的第三方撮合平台,通过帮助用户建立信用记录,借贷人能获得更高的额度贷款。有数据显示,在中国市场,约20%消费者有信用记录,剩下80%没有信用记录,这是大数据服务的巨大潜在市场。

  更要看到,信用作为无形资产,随着不断累积还会持续增值,并直接使个体受益。如此,社会上诚实守信者必然会越来越多,不守信用的人相应不断减少。一增一减,从而倒逼社会信用环境不断优化,催生出一个市场经济蓬勃、健康发展的社会。

分享到:
分享
信用查询
企业专用
信用报告
异议处理
信用修复
微信公众号
智能服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