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扫码登录

小微线上纯信用贷是如何炼成的

【新闻来源:信用中国】 【发布日期:2019-09-27】 【阅读次数:1765】 【打印】

当小微企业“沉睡”的信用信息被商业银行激活,“无押品贷款难”这个长期难解的“死结”就有了解开的希望。

当前,银行业正创新小微融资模式新路径——将融资从“线下”迁至“线上”,一方面把企业的信用信息、经营足迹数字化,便于价值挖掘;另一方面降低银行的运营、风险管理成本,降低利率水平。

作为普惠金融主力军的国有大行已率先开展探索,并取得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记者从中国工商银行独家获悉,该行针对小微企业的线上纯信用贷款“经营快贷”推出一年多来,截至2018年12月末,贷款余额已超150亿元,贷款客户超4万户,不良率保持在千分之一以下。同时,工行已根据最新的评分模型筛选出目标客户超60万户,推荐授信额度近5000亿元。

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王兆星此前在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表示,很多小微企业反映没有更多抵押物,难以申请新贷款。为此,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加强风险识别、提高风控水平的基础上,不断降低对抵押担保的过度依赖,更多依托企业良好的信用记录、市场竞争能力、财务状况等,发放无抵押、无担保的贷款。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小微企业往往存在财务报表不规范问题,其信用信息多处于“沉睡”状态。如何将这些信息激活?

“我们把能够客观反映企业经营行为的数据实行联动、集纳,如工商注册、征信、账户流水、采购生产、交易结算、水电煤气缴费、纳税申报、交易开票等信息,基于这一大数据库,创立客户评价模型,完成客户准入和风险识别,并智能匹配额度、利率。”工行普惠金融事业部网络融资中心副总经理郑昕说,即利用金融科技手段来下沉客户的准入标准,服务那些用传统授信审批方法无法触达的企业。

郑昕介绍说,针对纳税、结算、开户等多个融资场景,工行已分别推出“税务贷”“结算贷”“开户贷”等产品,共同构成小微企业线上信用贷款产品“经营快贷”。

“以税务贷为例,企业有了经营行为才能形成发票,有了发票才能有纳税的基础,而纳税信息又能反映企业的盈利状态。”郑昕说,工行基于企业的纳税、财务数据,建立并训练“客户筛选和准入模型”,分析数据本身及衍生数据的波动情况、趋势指标,拟合、预测企业的经营状况,完成从数据到信用的转换,最高贷款额度可达200万元。

目前,工行已与全国多地税务局以及税控设备服务商开展合作,多渠道丰富数据源;同时,为了更好地挖掘数据的信用价值,工行正在加快模型迭代,优化逻辑算法,以期更精准地描绘客户经营图谱与信用画像,为持续经营、诚信纳税的客户主动授信。

“作为一家从事电子产品销售的小微企业,我们最头疼的就是抵押物不足。”佛山市世纪曙光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说,没想到纳税数据也能派上用场。“收到工行主动推送的贷款推荐信息后,我随即在网上银行完成了申请,很快便获得了100万元、期限一年的资金,利率仅为基准,贷款可滚动使用。”

除了持续经营的企业,新注册企业又应如何准入?“我们根据企业主个人的账户、征信数据,建立了一套客户分层与评价模型,可完成差异化小额授信,‘开户贷’最高额度可达20万元,以满足企业在起步阶段的资金需求。”工行上述负责人说。

值得注意的是,激活小微企业“沉睡的信用”并非商业银行一家的责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将其概括为“几家抬”思路,尤其需要工商、税务、电力公司等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

据悉,接下来,工行将继续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式的小微服务网络,在提升信用贷款服务质量的同时,还将重点推广线上普惠产品“e抵快贷”,以特定区域的优质房产为抵押,实现房产价值的在线评估和贷款的自动审批,以进一步简化融资流程,提升服务效率。(郭子源)

分享到:
分享
信用查询
企业专用
信用报告
异议处理
信用修复
微信公众号
智能服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