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项目推进专题 > 实事项目

2022年苏州民生实事项目“诞生记”

来源: 苏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时间: 2022-04-03 13:35:07 浏览量:字体:

民生实事是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4月1日上午,在苏州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人大代表们对37项候选项目进行了无记名投票,以差额票决方式票选2022年苏州市民生实事项目;4月2日,苏州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宣布了2022年苏州市民生实事项目票决结果,共有涉及教育文体、医疗养老、生态环境等八个方面33个项目,总投资近400亿元。

而引起了两会代表委员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的,还有由惯例“递进生长”的民生实事项目生成机制。苏州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在项目征集过程中探索并形成了民生实事项目生成机制,使项目遴选更科学化、制度化。今后,我们将继续完善机制,让每一个项目都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那么,7个月间,从全市社会各界汇集意见建议到市两会票决选出的33个项目,到底经历了什么?

开门纳言,民间征集对接部门申报

老小区加装电梯,“政府想推、群众在等”,到底卡在哪里?

改造农贸市场是好事,但数量不能减啊,我起早买个菜要跨过几个小区,耽误大人上班、小孩上学。

停车位实在太少了,开着车总是在路上转圈找车位,花费的时间比办正事还长。情况能改变吗?

……

2021年9月初,2022年苏州市民生实事项目组织申报工作正式启动,市发改委作为民生实事项目牵头部门,“门”一开,呼声就来。

民生实事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关键小事”,通过报纸、电视、网站以及微信等媒体,公开面向社会征集民生需求和民生实事项目建议,市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处工作人员立即进入了“忙季”。

大量的电子邮件和微信信息纷至沓来,涉及280条民生诉求的意见建议。热线电话也不停响起,还有寄来的书信,对方主要是一些上了年纪的市民,征集工作人员耐心接电话,回书信,一方面记录他们的意见建议,另一方面答疑解惑、解读政策。

市发改委积极组织部门申报,针对群众反映的如居住区域缺少中小学校、学生课后无人托管、体育场馆数量少收费高、公交线路亟待优化等问题,向40个部门和各县级市(区)反馈群众意见,对照民生需求开展项目策划。

民生实事项目征集“开门纳言”,关注民生,不是空话。工作人员对于300多条民生诉求进行整理,涉及各种文档、表格,还有照片,经归并整理后形成意见建议206条,主要涉及教育文体、交通出行、居住环境、社区配套等方面。

探索“开门纳言”机制,让城市更有民生温度,让项目更有民意基础。“征集的大门敞开着,涌进来大量意见建议,我们也觉得眼前一亮。”市发改委工作人员介绍,很多意见建议找准了时下苏州老百姓生活中的痛点、难点问题,迫切需要获得解决方案,也是政府行政效率、效力的体现。

精炼提升,边摸排项目条件边做减法

征集项目之后,首先是听清“呼声”,引入科学论证机制。

市政府召开民生实事项目征集座谈会,对各部门申报项目的现状条件、建设目标等逐个询问了解,进行沟通和研究,提出项目修改完善建议。精炼和提升各种“建议呼声”,既不是走流程做样子,也不是胸脯一拍照单全收,而是准确找到人民愿望与苏州发展实际之间的平衡点,抓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精准融入项目的起草撰写过程。

206条民生诉求内容有很大一部分存在重合交叉,也有一些与实际脱节,需要条分缕析、有序整合。

研究论证,还要充分对照2021年的实事项目落实情况。2021年,市民生实事按教育文体、医疗养老、就业社保、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公共交通、便民服务八大类,共安排35个项目。全年项目推进过程中,市政府加大工作力度,调整完善方案,加强统筹协调,在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的同时,做实做细项目实施各环节工作,推动项目有序开展。到2021年12月中旬,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专题视察,35个市民生实事项目已全部完成既定目标,其中16个项目超额完成全年任务。

有呼声,必有“应声”。市政府督查室会同市发改委邀请专门机构对以往民生实事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对“十四五”期间拟实施的民生实事项目开展更大范围地征集群众意见。市发改委联合市属媒体开展十大民心工程评选活动,以群众的投票反馈结果作为开展工作的导向。

论证民生实事项目,还考验着如何“把钱花在刀刃上”,用机制管束住大手大脚。市发改委探索形成常态化流程建设,向财政、资规、大数据管理等部门多次征集了资金、规划等项目条件落实情况。

研究论证民生实事项目,项目生成机制与问题解决方案相结合,每解决一个问题、每化解一处矛盾,就提高一点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认为:“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民生实事项目生成机制的意义,就是这么简单、纯粹。”

机制保障,让项目落实到群众的心坎上

一年一度的民生实事项目,是观察一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幸福感的风向标。

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办好民生实事作为重要责任。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专题听取了项目安排情况,市发改委征求了市四套班子领导意见建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市委常委会先后审议并原则通过建议方案,市发改委根据反馈情况对项目修改完善。

2021年12月30日上午,位于古城区观前街上的观前“商量书院”,揭牌成为市政协“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委员工作室、社情民意联系点“三位一体”工作载体。苏州市政府、市政协联合举办“有事好商量”2022年实事项目协商议事会,聚焦2022年苏州市实事项目,充分发挥政协“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平台作用,汇聚委员智慧,共商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协商议事会首先听取了市发改委关于2022年市实事项目安排的情况介绍。随后,10位全国、省、市、区政协委员先后作了发言,围绕落实“双碳”战略、推进口袋公园建设、普惠性托幼机构设置、适老化改造、中小学课后服务提质工程、就业创业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相关部门负责人现场作回应,结合2022年实事项目推进,从不同角度谈思路讲举措,并逐条回应每一位委员所提的建议。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民生实事项目遴选工作创新了机制保障,经公示后,获得社会各界好评。

3月31日上午,苏州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举行第二次会议,听取了关于2022年民生实事候选项目议案的说明。根据说明,2022年选排出相对成熟的市民生实事候选项目37个,其中,教育惠民5项、文化体育4项、医疗健康5项、社会保障5项、生态环境4项、城乡环境6项、交通出行3项、便民服务5项。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对2022年民生实事项目进行票决,并提交市人代会审议,由人大代表票决选出2022年民生实事项目。

至此,2022年民生实事候选项目全部生成,贴近民意、符合民需、惠及民生,人们能充分感受到“有一种幸福叫生活在苏州”。

苏州市民生实事项目生成机制

一、民生实事项目基本内涵

主要是以政府财政性资金投入为主,由政府在本行政区域内实施的具有普惠性、公益性、可行性、急迫性,且社会效益较为突出的民生类公共事业项目,一般应在当年度完成,跨年度分步实施的项目,需明确年度阶段性目标。

二、项目征集环节

通过广泛征集民生实事项目意见建议,经汇总梳理、分类合并后形成民生实事项目民意清单。

1、媒体发动。在苏州日报、苏州广电总台、中国苏州网站、苏州发布微信公众号等媒体上,公开面向社会征集民生需求和实事项目建议。

2、热线来信。对12345服务热线、市委书记信箱、市长信箱等群众反映较多、较为集中的事项,纳入民生实事项目民意清单。

3、调研座谈。通过走访、调研、座谈等方式,收集群众意见,作为项目策划重要参考。

4、部门申报。市民生实事项目牵头部门将公开征集的意见、建议整理后反馈相关部门、各县级市(区)。各单位对照群众需求、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开展项目策划,形成项目后向市民生实事项目牵头部门申报。

5、第三方评价。委托第三方机构对上年民生实事项目开展群众满意度评价,对群众满意度较好的项目继续列入下一年度。

6、代表委员建言献策。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建议,对照项目内涵纳入民生实事项目民意清单。

三、项目策划环节

市政府督查室、市发改委牵头召开座谈会,结合民意清单与部门申报项目,与各责任部门研究论证,查漏补缺,形成民生实事项目库。

四、项目论证环节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论证项目,形成初步方案。联席会议由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市大数据管理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资源规划局等部门共同参与,由市发改委牵头组织,依据普惠性、公益性、可行性、急迫性、高社会效益、内容可量化、责任部门明确、资金可落实等八大原则对民生实事项目进行论证,重点关注项目建设条件、技术和经济上的可行性、投资估算等方面,比选择优项目,形成初步方案。

五、征求意见环节

初步方案征求市四套班子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相关部门意见,细化完善方案内容,形成送审稿。

六、审议环节

送审稿先后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市委常委会会议审议,再向社会公示,接受市民意见反馈。修改完善后,提交市人代会审议。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苏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网站支持IPV6
网站标识码:3205000029    苏ICP备10219514    苏公网安备 32050802010607号

党政机关 党政机关 党政机关 党政机关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