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教必先强师。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赋予新时代人民教师崇高使命。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
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
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
苏州教师深受鼓舞,教师群体中涌现出一批优秀教师,他们如总书记所说,弘扬并践行着教育家精神,教书育人、培根铸魂。
每年9月10日是属于教师的专属节日,这一天我们表达感谢、传递敬意,致敬辛苦耕耘在三尺讲台的老师们,致敬默默付出的教育工作者。为此,我们以优秀教师做榜样挖掘先进事迹,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生动展示苏州教师的良好风尚。
和青年教师一起磨课、研讨
新教学设备的使用
指导学生实操
解决企业前来求教的精密制造技术难题
新学期伊始
苏州市职业大学禹济楼机电工程学院的
顾星技能大师工作室一番忙碌的景象
顾星曾在企业生产一线从事、专研技术技能工作30年。五年前,顾星放弃企业百万年薪的入职邀请,来到校园做起教书匠;五年来,他悉心培养学生,带领教师团队成长,并积极服务社会和企业。
顾星说,自己后半生的心愿,就是收徒传技,传承优秀技术和工匠精神,培养出更多社会所需的新时代工匠。
用后半生传播工匠精神
进入高校打造出多个产教融合平台
18岁获得江苏省钳工比赛第一名,20岁进入国营企业,28岁进入美资企业逐步担任技术骨干,而立之年前往美国学习核心精密制造技术,45岁前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技术能手、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高级技术等重磅荣誉……土生土长的苏州人顾星前半生的蓝领生涯相当开挂,他把技工做到教授级,是企业出百万年薪聘请的“香饽饽”。然而,49岁时,顾星做了一个不俗的决定——离开企业,走进学校。
“我在技工一线积累了大量实战经验,掌握了高精密制造、高精密研磨、中华群钻等绝技绝活,这些技术技能应该分享给更多人才更有价值!”顾星说,苏州快速的工业化发展进程造就了他,他想把自己一身所学反哺社会。加之,苏州大力推崇时代工匠精神,高职院校也纷纷聘请产业教授通过校企合作共育人才。这些都坚定了顾星转行的决心。
2019年,顾星成了苏州市职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的一名教师。对于这位来自产业一线的人才,苏州市职业大学非常重视,第一时间确保顾星技能大师工作室这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硬件落地。顾星作为大师工作室领办人,主攻精密制造、数控技术、机械装调等专业方向。
在企业工作期间,顾星就收徒传技,培养过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等千余人。进入学校后,他与机电工程学院的教师们紧密团结在一起,深挖专业技术。顾星先后培养出苏州市盖立武技能大师工作室和苏州市李振兴数控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并打造了现代装备制造公共实训基地,成功申报了江苏省职业教育现代装备制造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
用学生最易理解的方式授课
“高标准、严要求”带领青年教师一起成长
“自己做得好,把技工徒弟教会,这些跟在学校里带好学生完全是两回事!”顾星回忆,初入教坛,他也经过一阵调整期。学生掌握技能是从书本上到实操,而且他们没有一线工作经验,意识到这一点,顾星反复琢磨授课语言和授课方式,“我要把每个操作指令甚至标点符号转化成孩子们能快速听懂的话,并且帮助他们在操作时找到‘最正’的感觉”。
国家级顾星技能大师工作室每年招收优秀学生参与到技艺技能传承工作中来,顾星给学生提出简明扼要的准则“会画、会操作、懂设计,能说、会讲解、善表达,会写、有想法、勤总结”。
对于技能专业学生而言,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是提升最快的途径。2019年至今,顾星带领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江苏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创新大赛等赛事十余项,国赛和省赛金牌加起来超过十枚。
去年,顾星带学生研发的科技创新作品“孔内环形沟槽加工利器”获得“挑战杯”中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创新大赛省赛特等奖。整个团队为这项比赛准备了一年多时间,寒暑假都没有休息。从创新点剖析到创新设计、绘图、模拟,又到作品制作、调试、生产匹配,再到试验、调整、企业沟通等环节。“我们反复打磨,说明书制作、演示PPT制作达到364稿,演讲训练和问答训练做过400多道题目。”团队学生姚钇全回忆说,过程很苦很累,但是收获很大、成果很甜。“重要的是,顾老师陪着我们度过每一道难关,让我们有了‘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和‘疾风知劲草’的韧性。”
“高标准、严要求”,不仅是学生,和顾星并肩工作的老师也深有感触。“宁拙毋巧是我们工作室的格言,顾老师常常说要静得下心、沉得下身,他爱一行干一行精一行的作风时刻激励着我们青年教师进步。”苏州市职业大学数控技术专业教师、顾星技能大师工作室成员李振兴说。
申请专利、出书、制定行业标准
帮助苏企解决自主研发“卡脖子”难题
顾星在教职岗位继续努力发挥技术特长,对接生产企业,走进企业生产一线,积极总结、归纳、挖掘有价值的企业生产案例,申请并授权专利30余项,为企业完成智能制造类技改项目46项,编写出版的生产一线技术技能实操应用案例专业工具书籍2部,为新一代技工的技术革新和机械创新思维拓展提供了优秀的案例借鉴。
苏州速迈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特别感谢顾星帮助解决了自主研发产品的“卡脖子”难题。国内光学手术显微镜之前一直被西方品牌垄断,比如牙科显微镜中的聚焦核心元件要花2万美金购买。顾星协助速迈医学朱振荣大师团队一起把自主研发的光学手术显微镜进行设计、工艺、结构上改进,而且价格只有西方品牌的十分之一。就这样,高价垄断打破了,国产替代进口,速迈医学还成功进入了国际市场,跻身一线品牌行列。
近年来,顾星大师工作室完成了江苏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下达的“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省级题库”和“铣工职业资格省级题库”的开发工作,还完成了江苏省人社厅下达的“医疗器械装配工(口腔设备组装调试工)”行业标准以及人社部下达的“多工序数控机床操作调整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制定工作。同时,工作室定期组织不同企业的技能大师开展技术交流和专业研讨活动,引领企业大师们积极投身于高技能人才社会服务工作中。在市、区人社部门的带领下,顾星大师工作室为姑苏区、园区、新区、吴中区、相城区、吴江区、张家港的区级、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公共实训基地进行评选、评审、评估、考察工作,向这些区域内200多家生产企业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评定资格进行培育指导,帮助他们顺利完成职业技能等级认定。
顾星,现任苏州市职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实训中心教师,正高级工程师、钳工高级技师、加工中心高级技师。2013年获批成立国家级“顾星技能大师工作室”。先后获得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技术能手、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江苏省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高级技师、江苏省技术能手、江苏省“333工程”高层次人才、江苏省企业首席技师、江苏省高职院校类产业教授等荣誉称号。
苏州职教努力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坚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双提升目标,近年来,我市积极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常态化开展教师进企业实践活动。建立学校、行业、企业“双师型”教师联合培养培训机制,建成“固定岗+流动岗”、双师结构与双师素质兼顾的专业教学团队,获批省级“双师型”名师工作室27个,职业学校各层次“双师型”教师比例达85%以上。
同时,引入各行业领军人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入校担任教学名师,进一步充实教师队伍,让教育者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顾星就是其中一员。
全市职业院校与区域相关行业龙头企业联合共建现代学徒制、订单班、冠名等项目。立项现代学徒制示范项目209个,其中教育部试点项目3个。除升学和创业的学生外,每年有80%以上的学生选择在校企合作企业实习或就业。围绕企业技能人才培训需求,全市职业院校面向企业员工、新型职业农民、退役军人等群体开展针对性培训,年平均培训人数超60万人次。
像顾星一样,爱自己的专业,爱自己的学生,走到学生中去,把自己的一身本领传授给学生,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像他们一样做老师,对教育工作充满热烈的感情,渴望培养出更多新时代工匠,这,是一代又一代师生爱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