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优秀教师事迹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 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育桃李满园芬芳

时间: 2024-09-19 09:52 来源: 苏州市教育局 访问量:

近日,教育部公布2024年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名单,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浓厚氛围,激励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苏州3个教师集体和8名优秀教师受到表彰,他们尽职尽责,潜心育人,用爱心、诚心、细心、耐心、恒心诠释职业光辉。

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离不开优秀老师的持续努力和贡献,每一个荣誉的背后都有无私的奉献。今天,一起走进2024年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江苏省常熟中等专业学校、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苏州市吴江区程开甲小学,看看他们背后的故事。

江苏省常熟中等专业学校

以人为本发展学生以教促产服务企业

为区域经济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江苏省常熟中等专业学校是一所规模型、现代化、综合性全日制公办中等专业学校,坚持“服务师生全面发展、服务经济高质发展”的办学宗旨,坚持“以人为本发展学生,以教促产服务企业”的办学理念,在职业教育“大有作为”的生动实践中取得丰硕的办学成果。


在活动教室里,七溪文学社的社员们组织了景泰蓝掐丝珐琅点蓝工艺体验活动。一位西藏班的同学说:“这次活动让看似遥不可及的非遗技艺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弘扬了传统文化,增加了我们的文化自信。也让我们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很有意义。”这只是常熟中专学生培养的一个缩影。作为江苏省“三全育人”典型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关注学生成长需求,营造健康、绿色的教育生态,通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学生充分自主的社团活动,将德、智、体、美、劳教育渗透到各方面,用综合素质评价平台记录学生成长过程。


今年4月,常熟中专和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再次签订了中英现代学徒制项“新十年”合作协议。该项目从2014年启动,7届毕业生直接就业率84.85%,是苏州乃至江苏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标杆”项目之一。公司总裁布莱恩·斯通说,过去10年,项目培育了超过250名优秀学徒,他们在核心技术岗位上不断钻研,展现出优秀的技能和职业素养,是对产教融合教育理念的最佳证明。这样的现代学徒制项目,在常熟中专还有15个。常熟中专注重对接产业需求,与地区近百家企业达成长期合作关系,在培养过程中结合本地区无人机产业、激光产业、智能制造产业等不同镇级板块经济全新增长点,提供与企业岗位要求相匹配的技能学习机会,培养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

常熟中专为学生搭建了立体、多维的发展通道,在职业教育之外,学生也可以通过学习选择继续深造。最近三年有121名学生通过五年制高职专转本升入本科院校,2023年至今有64位学生从常理工自考本科学习中毕业,有6名学生获得学士学位。

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

勇担强核强国职责使命

接续传承“学放医,到苏医”之美誉


苏州大学放射医学是我国该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学科,也是江苏省和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及“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其放射医学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值得一提的是,全国三甲医院核医学科放疗科骨干医生中,超过1/3都是该学院毕业生。


多年来,学院坚持党建引领,践行“两弹一星”精神和教育家精神,奋力书写教育强国的时代答卷。在全院各级各类教学科研成果及荣誉表彰中,教师党员占比达65%,“党员领航”蔚然成风。

教师队伍培育成果显著,先后有23名教师入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学院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苏州魅力科技团队”放射化学团队平均年龄38岁,已经成长为一支充满活力、实力突出的科研团队。

学院始终把培养放射医学人才放在首位,希望把“学放医,到苏医”的美誉传承下去。建院以来,涌现出了一大批好老师和“大先生”,如全国优秀教师朱寿彭、苏燎原,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助学红娘”张寿华,坚持11年个人出资百万余元励学的柴之芳院士,科研报国的海归高层次人才王殳凹等,引领青年学子成长。


2018年,学院获批省部共建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新起点,学院潜心基础研究,承担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52项,竞争性科研经费逾6亿元,在Nature等国际顶尖期刊发表论文近1200篇,并先后荣获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16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重要科研成果奖15项。

同时,学院致力于服务国之所需,让“中国方案”出海。面向国家核安全战略需求,构建核与辐射事故医学救治与防护体系,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获得IAEA(国际原子能机构)认可并被邀请参加国际援外救治任务。牵头设计研制的辐射环境测量模块在“问天”实验舱应用并开展科学研究。核废水净化相关技术有望最终解决核事故废水处理世界性难题。

苏州市吴江区程开甲小学

以“开甲精神”涵育时代新人

走出科学家精神教育特色发展之路


程开甲小学以“两弹一星”功勋、人民科学家程开甲院士的名字命名。多年来,学校以程开甲“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感人故事与榜样力量,培养有家国情怀与报国本领的时代新人。


“爱国、奉献、拼搏、创新!”开学前,程开甲小学组织全体教师开展暑期军训活动。训练场上,口号响彻校园。这四个词,是程开甲对自己一生奋斗的总结,也是“两弹一星”科学家精神的集体写照。

程开甲小学党组织秉承“精神立校”的办学宗旨,深入开展“开甲传承”系列教育活动:通过读懂程开甲故事背后的“开甲精神”,开展特定的仪式课程与纪念活动等,以“党建”带动“团建”,以“团建”带动“队建”,形成了“党员模范岗、团员示范岗、少先队员服务岗”的代际传承,成为苏州市“一校一品”党建文化品牌项目特色学校、江苏省“大思政课”实践教育基地。

建校之初,学校就规划了“地面上、楼层中、屋顶上”立体化育人环境,设置了30多个开放式科学教育场馆,开发了150多项科学研究微课程,建构了“种子课程、进阶项目、特色活动”三大科学实践系统,建成江苏省“小小科学家课程基地”……走出了一条从科学教育到科学家精神教育的特色发展之路。


学校坚持以“一课三磨”的校本化教研方式,持续推进“苏式课堂”的实践研究,积极承担并先后完成了国家级、省市级11个科研项目。近5年,1名青年教师荣获全国教学大赛第一名、2名教师获评江苏教学名师、1名教师获评江苏省“苏教名家”培养对象。

程开甲小学还以“美美与共”的乡村教育情怀,以资源共享、项目共建的方式,积极带动周边农村学校一起发展。2018年,与地处江浙交界的吴绫小学结对,联合开发了50多项“农耕文化微课程”,助其建成江苏省特色文化课程基地“生生园”;2023年,与比邻乡镇的桃源小学结对共建,开展了“桃花源好课堂·班班有名师”系列活动,由特级教师薛法根、沈玉芬等18位骨干教师进班上课、结对带教,让农村孩子遇到更多的好老师,展现了乡村教育“同生共长”的新格局和新气象。

今天的成果来之不易,是用全部的爱、汗水,奋斗而来,他们潜心研究、教书育人,以赤诚之心、仁爱之心、奉献之心,投身教育事业,以实际行动诠释教育家精神!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