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防空警报的发展历史
顾名思义,警报就是对危险情况的警示和预报。从中国古代的烽火狼烟到抗战时期的牛角号、消息树、鸡毛信,无一不是警报传递的形式。
1917年8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当城市开始遭受空袭,英国伦敦首次成立了防空指挥部,统一发布防空警报。其后,一些欧洲国家相继组建了警报报知系统,防空警报系统开始正式纳入国家防御体系。
1930年,南京下关电厂主厂房顶部安装了中国第一台防空警报器,抗日战争期间,一些大中城市相继建立了音响警报系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步建成由军队通信网、电信公众通信网和人民防空专用通信网相结合的防空警报体系,防空警报的发布方式、发布手段发生了巨大变化。
居安思危,备战人防。当今世界环境波谲云诡,各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威胁层出不穷,防空警报的重要性日益得到重视,对防空警报的覆盖性、及时性和连续发放能力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二、警报信号种类
1、预先警报
预先警报是在获知敌人即将对城市进行空袭的情况下发放的警报信号。预先警报信号规定:鸣36秒,停24秒,反复3遍为一个周期,时间3分钟,特点是“长间隔”。
听到预先警报时,应立即拉断电闸,关闭煤气,熄灭炉火,携带好个人防护器材和必需的生活用品,按定人、定位、定路线的要求,迅速有序地进入指定的防空设施。公共场所的人员和车辆,应听从有关部门的指挥,迅速到指定地点隐蔽。夜间应严格遵守灯火管制的规定。
2、空袭警报
空袭警报是在敌空袭兵器已临近城市上空,已经开始或者马上就要对城市目标进行攻击的情况下发放的警报信号。空袭警报信号规定: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为一个周期,时间3分钟,特点是“短间隔”。
听到空袭警报时,市民除各行业(单位)必须坚守岗位的工作人员外,所有人员应立即就近进入民防工程掩蔽。如情况紧急无法进入民防工程时,要就近利用地形地物隐蔽。
3、解除警报
解除警报是在敌空袭危险已经解除的情况下发放的警报信号。解除警报信号规定:连续鸣放一长声,时间3分钟,特点是“无间隔”。
听到解除警报后,市民应有组织、有秩序地返回家中和工作岗位。当敌空袭造成房屋倒塌、火灾和人员伤亡等情况时,要在所在单位或社区的统一组织下,积极开展自救互救、灭火、抢修等行动,消除空袭后果,尽快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把空袭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三、警报器种类介绍
1、电动警报器
电动警报器由鸣轮、定轮、安全护罩、电动机及底座组成,鸣放时电动机带动鸣轮高速旋转,将空气从侧面进风口吸入,通过高速高压向定轮的窗口同时挤出从而发出声响。
电动警报器音响效果较好,结构简单、故障率低,但是容易锈蚀,日常维护工作量较大。
2、电声警报器
电声警报器由功放和户外扬声器组成,鸣放时由功放驱动扬声器,将预先录入存储电路中的警报音响播放出来,具有安装简单、维护方便、可靠耐用等特点。
3、可移动警报器
可移动警报器有手摇警报器、拖车式升降警报器和车载警报器等,都是为了解决覆盖城市警报盲区而建设的。
四、未来发展
紧跟时代潮流,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科技,及时研发新技术型警报器,如北斗警报器、无人机吊装警报器等,实现多层次的报警手段,提升警报鸣放多元化水平。
争取尽快实现人员密集区域的公共广播系统与应急警报系统的对接,以有线、无线等广播电视传输通道为基础,新媒体及4G、5G等通信技术为补充,探索具有应急唤醒功能的终端部署,推动警报预警信息在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呈现,让防空警报系统更好地服务于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