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城区以三个“科技+”工程为抓手,深化产学研协同、种业攻关和智慧农业应用,加快壮大农业新质生产力,助力乡村振兴。
坚持“科技+农业载体”。加强科研平台载体合作,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共建花卉产业创新联盟、大闸蟹科技小院等,累计建成江苏省特色花卉工程研究中心、苏州市洄游性鱼类智能化仿生态繁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农业科研创新平台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示范推广基地2个。苏州市未来水产养殖场与刘少军院士合作,计划打造苏州市水产新品种研发及产业化推广中心。
坚持“科技+农业芯片”。推进种业科技自强自立,累计建成国家级保种场1家,省级水产良种场、繁育场4家,省级商业化育种创新中心1家,省级特色优势种苗中心6家、市级2家。中华绒螯蟹“阳澄湖1号”基地今年产出扣蟹20余万斤,推广至江苏、山东、浙江、宁夏等地。
坚持“科技+农业场景”。大力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耕地云”平台实现耕地全生命周期管理,打造立体化耕地保护监管体系。“作物云”管理平台应用不断深化,围绕AI农情调度管家、农业科技超市、农文旅综合服务等功能,建设望亭镇稻香驿项目,全面实现区域内农业智能化管理。“AI农情调度管家”系统成为全市首个Al农业应用示范点。全区累计建成省级渔业智慧园区、数字渔场、“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