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苏州调查队
2021年7月20日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持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全面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上半年经济延续稳定向好的发展态势,生产供给量质齐升,市场需求加快改善,市场活力不断增强,发展韧劲持续显现,经济发展呈现“高开稳走、稳中有进、进中见好”的发展特点。
根据省统计局统一核算,上半年苏州实现生产总值10684.6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4.0%,两年平均增长7.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4.82亿元,同比增长0.5%,两年平均增长0.1%;第二产业增加值4898.42亿元,同比增长16.3%,两年平均增长8.0%;第三产业增加值5721.42亿元,同比增长12.2%,两年平均增长6.6%。
一、农业生产保持平稳,农产品产量保持稳定
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7.4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0%。夏粮获得丰收,夏粮产量22.93万吨,同比增长6.4%。畜牧业持续恢复,6月末全市生猪存栏11.35万头,同比增长155.6%;能繁母猪存栏1.61万头,同比增长206.9%。上半年生猪累计出栏4.58万头,同比增长101.7%。上半年蔬菜产量100.6万吨,同比下降0.7%;水产品产量6.4万吨,同比下降2.6%。
二、工业生产增势较好,先进制造业引领发展
上半年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9664.9亿元,同比增长26.5%,两年年均增长12.3%。全市35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31个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前十大行业中有六个行业产值增速超30%,其中汽车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42.5%,钢铁、化工行业产值分别增长38.4%和32.6%,通用设备制造业产值增长33.9%。全市列统的237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77.2%的产品产量实现增长。工业机器人、电子元件、集成电路、太阳能电池产量同比分别增长59.8%、48.0%、45.7%和28.7%。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97.5%,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
分经济类型看,民营工业实现产值7818.1亿元,同比增长29.3%,高于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速2.8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11.4个百分点。外资企业实现产值11272.2亿元,同比增长23.9%。分规模看,大型工业企业产值同比增长23.0%、中型工业企业产值增长29.9%、小微工业企业产值增长28.7%。
先进制造业引领发展。上半年全市实现新兴产业产值10636.2亿元,同比增长24.1%,其中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产值同比分别增长33.5%、32.2%、31.6%、29.5%。上半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0382.3亿元,同比增长27%,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52.8%,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其中仪器仪表制造业、智能装备制造业产值分别增长37.0%、33.6%。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纳米技术、人工智能四大先导产业实现产值4572.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23.2%,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
三、服务业加速回暖,高技术行业向好发展
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5721.42亿元,同比增长12.2%,两年平均增长6.6%。1~5月全市29个规模以上服务业行业大类中,26个行业实现正增长,行业增长面达89.7%,其中14个行业增速均超40%。1~5月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557.5亿元,同比增长44.1%,增速高于规模以上服务业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其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7.7%,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45.0%。交通物流更加顺畅,公路、水路货运量同比分别增长21.7%和38.9%,苏州港货物吞吐量2.8亿吨,同比增长9.4%,苏州港集装箱运量385.4万标箱,同比增长37.8%。全社会快递业务量11.18亿件,同比增长23.3%。
四、固定资产投资量质并举,新产业新基建较快增长
上半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63.4亿元,同比增长11.4%,两年年均增长8.4%。其中工业投资775.9亿元,同比增长5.5%,两年平均增长15.4%,高于固定资产投资7.0个百分点。服务业完成投资2181亿元,同比增长13.4%。民间投资比重提升,上半年完成民间投资1797.4亿元,同比增长15.6%,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58.5%提升至60.7%。
高技术产业投资增势明显,上半年高技术产业投资356.3亿元,同比增长21.5%,其中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63.5%、96.9%。上半年新兴产业投资增长15.9%,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4.5个百分点,新兴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22.4%,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新基建投入力度强,上半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40.4亿元,同比增长27.6%,其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投资为去年同期的6.2倍,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31.5%。
五、消费市场持续回暖,升级类消费增势明显
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67.3亿元,同比增长28.1%,两年年均增长7.8%,高于一季度1.3个百分点。其中批发零售业零售额4099.4亿元,同比增长27.0%;住宿餐饮业零售额367.9亿元,同比增长43.0%。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146.9亿元,同比增长28.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20.4亿元,同比增长30.2%。
从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单位商品零售类值看,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4.3%、石油及制品类增长46.3%、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31.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31.1%。限额以上批零业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388.21亿元,同比增长15.9%,两年平均增长24.2%,比一季度提高3.4个百分点。全社会住宿业、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59.9%、39.1%,两年平均增长0.2%、4.4%,前期受疫情影响较重的住宿业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旅游市场复苏回暖,上半年全市旅游总收入1466.45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4.4%。
六、对外贸易稳定增长,外贸结构持续优化
上半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1791.3亿美元,同比增长24.5%,两年平均增长7.8%。其中出口1044.4亿美元,增长27.1%,两年平均增长6.1%;进口747.0亿美元,增长21.0%,两年平均增长10.3%。6月单月实现进出口额318.6亿美元,单月进出口额连续4个月超300亿美元。贸易方式持续优化,一般贸易实现进出口额736.8亿美元,同比增长32.8%,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41.1%,同比提升2.6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进出口额494.4亿美元,同比增长34.9%,增速高于全市平均10.4个百分点,高于外资企业14.1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市实际使用外资60.9亿美元,同比增长35.2%,两年平均增长39.9%。其中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24.7亿美元,占实际使用外资的40.5%。
七、财政金融稳健运行,资本市场稳定发展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上半年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03.9亿元,同比增长15.8%,两年平均增长7.9%;其中,税收收入1215.1亿元,同比增长16.1%。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38794.5亿元,比年初增长10.3%;贷款余额37447.5亿元,比年初增长9.5%。制造业新增贷款占行业新增贷款的比重达24.5%,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市新增上市公司22家(其中境内A股18家,境外4家),上市公司累计达到199家;科创板新增上市公司12家,累计32家。
八、居民收入稳步提升,物价水平温和上涨
上半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502元,同比增长12.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230元,同比增长12.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95元,同比增长15.6%。上半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7%,八大类消费品价格“六涨二跌”,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上涨1.9%;衣着价格上涨2.1%;居住价格上涨1.1%;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6%;交通和通信价格上涨3.3%;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2.5%;医疗保健价格下跌0.2%;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下跌0.7%。
综合来看,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呈现回暖复苏、稳中有进、稳中加固的良好态势,发展新动能和积极因素不断增多,经济稳定增长的支撑因素得到加强。但是当前全球疫情和国际环境依然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部分领域的结构性矛盾和制约因素较为突出,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仍需要付出艰苦努力。下阶段,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紧紧抓住长三角一体化最大机遇,着力释放内需潜力,加快推进改革开放,更大力度推进转型创新,进一步夯实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的基础,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确保实现“十四五”时期的良好开局。
注:两年平均增速是指以2019年相应同期数为基数,采用几何平均的方法计算的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