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苏州园林一般都为私家园林,亦住亦隐,所谓“大隐隐于市”也。既然园林适于居住,那么应该没有谁愿意把一座墓留在园林里了,然而实非如此,在苏州城西北的阊门下塘,泰伯庙东侧的五峰园里,偏偏把一座“柳毅墓”留在私家园林里了。
五峰园,始建于明代。传说此园为江南文豪文徵明的侄儿画家文伯仁(1502-1575)所筑。文伯仁虽号五峰、五峰山人、五峰樵客等,但文伯仁性格暴躁,一度为祖产与其叔文徵明对簿公堂,之后,败诉入狱,出狱后流落他乡,何有财力、心力在苏城建园?
而五峰园另一有记载的筑园者为杨成(1521-1600)。杨成乃北宋“龟山先生”之后裔,龟山先生就是成语“程门立雪”者杨时(1053-1135)。杨成,字汝大,号震厓,谥庄简。他不但是名门之后,自己也官位极高,官至“浙江副使”(正四品)等。据《五亩园小志》记载:杨庄简公成宅,在梵门桥西,一在桃花桥南,即杨家园。又载:柳毅桥西有五峰园,相传柳毅葬处。明为杨庄简成宅,有五石峰,各高二丈。
五峰园筑园者此说较为可信,应为明代杨成所筑。
那么,当年有权有势又有钱的杨成在当初筑园时为何不把园内的柳毅墓移走呢?这或许要从杨成的祖先杨时说起。
杨时生活的年代为北宋末年及南宋初年,可谓经历了“宋室南渡”,及南北宋朝代交替时期。这个时期有一个不得不提起的故事,就是“泥马渡康王”。
传说中“泥马渡康王”的故事版本很多,这里简述一下与江苏相关的一个版本。
相传康王骑马逃至长江边,马已累死,人也乏困,于是康王见江边有一座破庙,庙前有两只泥塑的马立着,康王在庙门口呼喊无人回应,便进庙休息。哪知此刻金兵追来,迷糊中就听到有人在他耳边呼喊:“马已经在门口备好了,快上马逃啊!”康王以为是梦,但是出庙门后果然见星光下正有两匹骏马等在那里,于是,他便飞身上马,骑马渡江而逃。过江后康王松了一口气,下马而歇,然而等他再想牵马而行时,定神一看,原来此白马是对岸破庙门前的一匹泥马。
康王即南宋开朝皇帝赵构。赵构立朝后以为这匹泥马就是柳毅的化身,泥马渡江,是水神柳毅帮助了他,于是,在他当朝后,在南方广建“柳毅庙”、“柳毅祠”、“白马庙”、“水仙庙”、“水神庙”等来纪念柳毅。
再说五峰园里的柳毅墓。
柳毅因唐朝李朝威传奇小说《柳毅传》而广为人知。然而,千传万传,柳毅总是离不开苏州。传说柳毅是出生在苏州城里滚绣坊的一位书生,他考试落榜后,在陕西泾阳附近草原上遇见太湖洞庭龙王的三公主。这三公主远嫁泾河龙王二公子后受尽欺凌虐待,龙女遇见柳毅后,便托他传信给洞庭龙王。柳毅得到龙女传授的见洞庭龙王秘籍之后,从洞庭东山入井顺利见到了龙王。之后,此事被洞庭龙王的胞弟钱塘龙王得知,便出兵泾河,救下三侄女。此后,洞庭龙王和钱塘龙王为感谢柳毅,欲把三公主嫁给柳毅,但遭柳毅婉拒。
几年后,三龙女扮成良家女子,托人说媒,嫁给了孤寂中的柳毅。柳毅和龙女婚后即得一子,后来一家人迁居苏州阊门,并在此居住长达四十年之久。柳毅过世后,墓葬在阊门内泰伯庙东侧,至明代划入五峰园内。
如此说来,当年“宋室南渡”的贵族后裔杨成到明朝时非但没有把古老的柳毅墓迁走,而且有特意将柳毅墓规划进五峰园的动机。
杨成的祖先杨时虽然在南宋建炎二年(1128)拒受“工部侍郎”衔,但是亦未还乡,仍有龙图阁直学士、提举杭州洞宵宫衔位。建炎四年,“杨时以年事已高为由请求告老。高宗封他为朝请大夫,仍任龙图阁直学士,并赐他官绢200匹、白银300两,颐养天年。杨时推辞说:“我只请求陛下给我的家乡福建施舍恩惠,不再有赋税和地租”。高宗准奏,从今以后福建省豁免租赋,以示优待。(转引百度)
由此可见,杨成的祖上杨时是得了宋高宗(赵构)恩惠的。而柳毅,乃是救康王赵构的白马化身,杨成理应替祖上报答宋高宗和柳毅两人。这样看来,已居苏州城内梵门桥西的杨成,特意选择柳毅墓地,建造五峰园也是有心的。他或许在四百年之后,为了报答柳毅对宋室,以及对随宋室南渡的贵族的恩惠,特意选择在柳毅墓前,筑五峰园来纪念柳毅,以报其对宋室及杨家的恩情。
当然,杨成筑五峰园报答柳毅的恩情,也只是笔者一种大胆的猜想。不过,想来此猜想也可能就是杨成选址建园的初衷,但愿如此。
如今,五峰园里的柳毅墓、柳毅亭(墓亭)犹存,园内的“三老峰”、“丈人峰”、“观音峰”、“桃坞庆云峰”、“擎天柱”峰,这五峰历经了四百余年的风雨,为柳毅守了四百余年的墓。看来当初杨成觅来五位忠实的“石菩萨”(禅宗亦视石为菩萨)为柳毅守墓,也是有他一番用心的。